docker image tag

說明建立一個參照 SOURCE_IMAGE 的 TARGET_IMAGE 標籤
用法docker image tag SOURCE_IMAGE[:TAG] TARGET_IMAGE[:TAG]
別名
docker tag

說明

完整的映像檔名稱具有以下格式和組成部分

[HOST[:PORT_NUMBER]/]PATH

  • HOST:選用的 registry 主機名稱指定映像檔所在的位置。主機名稱必須符合標準 DNS 規則,但不得包含底線。如果您未指定主機名稱,則指令預設使用 Docker 的公共 registry,位於 registry-1.docker.io。請注意,docker.io 是 Docker 公共 registry 的標準參考。
  • PORT_NUMBER:如果存在主機名稱,則其後可以選擇附加 registry 連接埠號,格式為 :8080
  • PATH:路徑由斜線分隔的組成部分組成。每個組成部分可以包含小寫字母、數字和分隔符號。分隔符號定義為句點、一個或兩個底線或一個或多個連字號。組成部分不能以分隔符號開頭或結尾。雖然 OCI 發佈規範 支援兩個以上由斜線分隔的組成部分,但大多數 registry 只支援兩個由斜線分隔的組成部分。對於 Docker 的公共 registry,路徑格式如下
    • [NAMESPACE/]REPOSITORY:第一個選用組成部分通常是使用者或組織的名稱空間。第二個必填組成部分是存放庫名稱。當名稱空間不存在時,Docker 使用 library 作為預設名稱空間。

在映像檔名稱之後,可選的 TAG 是一個自訂的、人類可讀的 manifest 識別符號,通常是映像檔的特定版本或變體。標籤必須是有效的 ASCII 字元,可以包含大小寫字母、數字、底線、句點和連字號。它不能以句點或連字號開頭,且長度不能超過 128 個字元。如果您沒有指定標籤,則指令會預設使用 latest

您可以使用名稱和標籤將映像檔分組在一起,然後將它們推送到 registry。

範例

使用 ID 標記映像檔

將 ID 為 0e5574283393 的本地映像檔標記為 fedora/httpd,標籤為 version1.0

$ docker tag 0e5574283393 fedora/httpd:version1.0

使用名稱標記映像檔

將本地映像檔 httpd 標記為 fedora/httpd,標籤為 version1.0

$ docker tag httpd fedora/httpd:version1.0

請注意,由於未指定標籤名稱,因此會為現有的本地版本 httpd:latest 建立別名。

使用名稱和標籤標記映像檔

將名稱為 httpd 且標籤為 test 的本地映像檔標記為 fedora/httpd,標籤為 version1.0.test

$ docker tag httpd:test fedora/httpd:version1.0.test

為私有 registry 標記映像檔

要將映像檔推送至私有 registry 而不是公開的 Docker registry,您必須包含 registry 主機名稱和埠號(如果需要)。

$ docker tag 0e5574283393 myregistryhost:5000/fedora/httpd:version1.0